扫码关注

沫若中学教学先锋——干丽娟

83
发表时间:2022-07-01 14:34

个人简介

勤勤恳恳工作 孜孜不倦付出

干丽娟,女,汉族,中共党员,1983年出生,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。2009年以公招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来到沙湾沫若中学,现任沫若中学高中数学教师。在沫中的13年里她默默耕耘、忘我工作,履行教师职责,热爱学生,尊敬领导,团结同事,教育教学成效显著。

先进事迹

图片

默默耕耘,不断钻研

2009年9月,她踏上了高中教育的“三尺讲台”。从那时起,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。她热爱教育事业, 热爱教师职业,热爱每一个学生,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。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,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,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教学经验,向优秀教师们学习现代教学手段,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人民教师。她深知没有坚实、厚重的业务功底,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,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,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。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,有耐心寻味的启发,有深入浅出的讲解,认真钻研教学教法,因材施教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
细心关爱,耐心帮助

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,却胜于母爱。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,是一种理性的爱,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,激发他们扬帆前进的动力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,她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,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,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、存在的异样,并能及时纠正、教育,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。在她所教的班级里,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,似一团轻风细雨,感染着整个班级,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。在担任2019届13、14班数学老师的三年里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,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。14班有名学生叫彭伟容,母亲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,生活无法自理,父亲在彭伟容读高二的时候突发疾病去世,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,干老师在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情况后,第一时间在经济和精神上给予了彭伟容帮助,还不时给这名学生买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,常常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,这名学生也非常的努力的考上了内江师范,今年顺利考上了西南交大的研究生!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服从安排,积极参与集体活动

无论学校安排什么任务,都能够愉快接受,并按时高效完成任务,比如教师的业务学习、政治学习、艺术节活动、青年教师赛课、撰写论文。她曾在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中担任辅导员。对口支教嘉农中学期间,认真指导帮扶对象罗老师,不时到罗老师所教的班级听课,学习交流。服从安排、听从指挥,正是一位普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的表现。

图片
图片

以身作则,孜孜不倦

工作上兢兢业业、一丝不苟,用她的脚步和唠叨督促着自己的学生进步成长,用自己的魅力和灵魂感染着学生们设计并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。正因心存爱的力量,她成为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。她认为改变世界的是精神而非物质,一个人的成长,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。教育,就是要给予孩子这种精神力量。当老师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能激活学生希望奋进的细胞,让他们在希望中奔跑,在理想中前进,在信念中拼搏,在自我实现中感受愉悦并成就自我。干老师让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高远的志向。因为她深信,理想能给予他们力量,给予他们坚持的理由。古人说,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学生没有理想,就会无所事事,空虚滋事。只有志存高远,有了目标,生活和学习才有了方向,每一天才会精彩并富有意义。送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,她对自己同学们的寄语都是一样的,那就是“希望放飞梦想,汗水书写未来” !同时,她也时常引导学生不要只注重成绩,更应该注重人格的塑造和综合生存能力的培养。允许学生犯错误,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。人非圣贤,犯错是必然的,所以对学生的宽容和犯错后的引导就非常重要。她常说不要害怕学生犯错,不要苛求学生不犯错。成长需要代价,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。她教育学生,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学生,就必须掌握两项基本武器,一是思,二是语言。所以在课下,她经常与学生交流,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、践行实现自己,在心与行的双重驱动下,班级气氛良好,师生关心和谐。爱是教育的出发点,也是教育的本质。家长出于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,把小孩送到学校,老师就应当将心比心的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,以自己纯粹的爱滋养他们的成长。干老师对自己学生的爱不是博爱、泛泛虚情假意的爱,而是对每个个体真诚的爱,不是把学生看成应试机器,而是把他们首先看成一个孩子,充满求知与求存的赤子的爱。小到学生的情趣和情绪,大到学生的人生规划,她都乐于关心并为此倾心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
结束语

爱是交融的,学生的感受更是一杆秤,干老师用她的亲历躬行践行着她的人生梦想,用她的真诚和朴实书写着属于她自己的故事。未来的日子里,她依然会用爱经营,在充实中前行,在无悔中奋进。

撰稿:干丽娟

编辑:潘雨萌

审核:王生兰

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