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关注

二峨顶寺庙遗址再考记

1036
发表时间:2018-11-02 14:54

二峨顶寺庙遗址再考记

彭先云  熊继承  李 维    


 二峨顶寺庙遗址位于二峨山最高峰,距沙湾城西实际距离约25公里。在二峨山十余座寺庙遗址中,数二峨顶遗址规模最大,面积约(长150米,宽100米)15000平方米,位置最高,海拔约2800米。因路途艰险,加之废弃久远,现很少有人问迹了。

从2003年3月到2005年2月间,为了弘扬沙湾历史文化,对学生进行爱祖国、爱家乡教育,我校曾多次组织学生对二峨山寺庙遗址进行考察的社会实践活动。但每次都因路途艰险,我们尽最大的努力,以最快的速度,由学校到达二峨顶遗址至少要5至6个小时,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负责,当日必须返校,返回也要4至5小时。因此,对二峨顶遗址的考察总是仓促、浅表的。其情况在《对二峨山寺庙遗址的考察和思考》一文中有记载,这里不再重述。

为了揭开二峨顶遗址的“庐山真面目”,我们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,决定利用2005年“五·一黄金周”的长假时间,对心仪已久的二峨顶遗址进行一次较全面的重点考察。5月1日早上7点30分,在沫若中学教科室副主任彭先云老师的亲自率领下,一支精干的考察队伍出发了,大家穿过六井沟大峡谷,攀越高耸天际的陡峭岩道,直插青葱苍翠的二峨竹海和“云深不知处”的原始林区,直接向二峨顶遗址挺进。

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在二峨村一组陡峭的山岩中,我们意外的发现了3个并列的溶洞。左边洞如大厅,面积约60平方米,洞内水帘、雾气交织,升腾着淡淡紫烟。中间洞如“女”字形,洞较浅、窄。右边洞为“9”字形,该洞深不可测,寒气袭人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雕刻出不少亭亭玉立的少女,胸乳丰满,玉臂轻举,婆娑欲舞,楚楚动人。石佛、石孩、石龙、石鸟、石花,如天然动物世界,集奇、真、巧、神韵一身。在洞的深处,我们还惊奇的发现一巨大动物残骸,长约1.5米,宽约0.4米,最大的腿骨直径约0.04米,体重估计约300-400斤。我们决定将其制作成标本,由学校教科室保管,以供学生参观、研究、考证。

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,战胜了许多困难,12点10分到达二峨顶遗址,我们已是汗流浃背,饥渴难忍,稍事休息,便“安营扎寨”。大家一边吃午饭,一边再次讨论考察方案,并对考察分组进行了调整,具体情况如下:一组由彭先云负责,主要任务是遗址地表布局勘测,遗物收集,影像记录;二组由张小兵负责,主要任务是挖掘、采集地下遗物;三组由李维负责,主要任务是收集遗物,并对遗物进行分类、编号、保管;四组由殷俊负责,主要任务是清洗遗物,记录遗物文字信息,简易修复和包装;五组由徐泽进负责,主要任务是联络、后勤、野生动物观察与放哨等。大家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,考察工作正式开始了。

我们首先对二峨顶遗址进行了地表观测,遗址呈“井”字形座南朝北布局,东西长约150米,宽约100米,前殿约60平方米,后殿即大雄宝殿约180平方米,左僧房约150平方米,膳房约50平方米,右僧房约200平方米,天井约300平方米,水井1平方米。

遗址地表上长满了野草,荆棘丛生,各色山花烂漫纷芳,覆盖着整个遗址。高大、茂密的冷杉,将遗址全部掩隐,树枝间透射过万道阳光,将宏大的遗址装扮得如缤纷织锦、分外夺目。遗址中央有十余块石板,6个磉蹬,就像蘑菇一样散落其间。清澈的井水告诉我们它是多么甘甜和清新,残瓦布满遗址,是乎在叙说着历史的兴衰,期待着我们的到来。

刚才还是阳光明媚,清风徐来的春天,忽然松涛阵阵,万马齐鸣的声音由远而近,令人不寒而栗,只见云雾如大海狂澜,铺天盖地袭来。我们在云蒸雾蔚中,飘飘欲仙。此时气温速降,有寒气侵骨之感,好像回到了秋天。大约20余分钟,又云开雾散,太阳又露出了笑脸,放远望去东面群山如聚,西面云海苍茫,变幻莫测,我们仿佛在海市蜃楼、瑶池天界,真是美哉!壮哉!太阳似乎对我们偏爱,无私的奉献着它的温暖,一会儿又让我们回到了激情火热的夏天。真是“一山有四季,同地同日不同天”。时间告诉我们不要被美景陶醉,宏大的遗址正敝开扉页,期待我们的解读。

地表勘测后,我们立即分头对地表文物进行收集,揭开遗址表面的杂草、枯枝,到处都是残瓦片。瓦片主要有两类:一类很厚,约1.5厘米,很长,约35厘米,很宽,约20厘米,很重,约3.5公斤,颜色呈青黄色,其工艺考究,少数瓦片上雕刻有“二峨顶”三个正楷字,这瓦大概是二峨顶寺庙的“专利”产品,“二峨顶”三个字也许是瓦片的“商标”吧。二类较薄,约0.8厘米,较短,约25厘米,较窄,在15厘米左右,较轻,约2公斤,颜色呈墨红色,同现在普通瓦片无异,在这类瓦片上无文字发现。奇怪的是一类瓦主要集中埋在地下10厘米左右,二类瓦主要集中在地表上。我们共收集了8块有“二峨顶”字样的瓦片。石凳7条,呈长方体,长约1-1.4米,宽约0.35-0.45米,厚约0.15-0.2米,石磉礅6个,呈上圆下方形,这和古人天圆地方学说也许有直接联系,石磉礅一般直径在0.8米,高0.3米,重约150公斤,人能用力搬动它。奇怪的是有一个磉礅,地面高约0.15米,对它怎么使劲也纹丝不动,它好像在坚定的维护着自己历史的尊严。我们也许是畏于它的尊严,也许是对历史的敬重,张小兵提出:“我们还是向它跪拜一下吧!”的建议,该建议得到大家赞同。张又对石磉礅说:“我们是对历史的热爱和景仰,呼唤开发光复二峨顶才对你动土的啊,如有得罪,宽恕吧。”大家行过三跪拜礼后,我们就一齐动手,但磉礅仍“岿然不动”,令我们吃惊不已!大家犹豫了一下,异口同声“挖!”我们几个人轮番上阵,挥动铁铲,一寸一寸向下推进。我们在磉礅石周围的泥层中发现混杂有大量人类生活的残物痕迹,如细小的陶片、瓦片、瓷片、碎石,尤其木炭较多,大约挖了0.6米,终于露出了磉礅石的底座。底座呈0.8米的正方形,更显磉礅石的沉稳和凝重。我们用力将磉礅石搬滚开,在其底座的位置上发现了碎瓷片、瓦片。再挖了几铲,又发现三块铁器片,铁片表面呈红黄色,中为铁青色,最大的一块长0.25米,宽0.1米,表面凹凸不平,有许多文字样,经辨认出:“开元十年”几个字,其余均无法辨认。遗憾的是铁片在清洗过程中“开元十年”字样不幸脱落,该铁片可能是佛鼎或钵、或钟、或某法器的残片,其它则无什么发现了。从磉礅出土的横截面看,有多层文化信息,总让人联想到地震、火害,兵荒马乱、打、砸、抢等灾害画面,联想到历史的久远和苍凉。从磉礅石底座遗物看,下面可能还有更多的历史信息,也证明磉礅石原初位置不在这里,它早被外力“背井离乡”了。

转眼就到了晚上7点,这时大家停止了考察工作。后勤人员已做好了丰盛的晚餐:有野菜稀饭、凉拌野菜、烤肉、包子、卤肉、炒竹笋等。我们以磉礅石为餐桌,坐在古人用过的石凳、瓦片上,便和遗址上的先灵们共进晚餐。望着苍凉的遗址,蔚蓝的天空,无不激起我们的思古之幽情。天空很快由蔚蓝变成了墨色,黑云翻滚在整个二峨山上,大有黑云压顶之势。忽然一闪电撕破天空,一声惊雷炸在我们头顶上,顿时狂风呼啸,野生动物也发出哀叫,好像世界的末日已来到,此时感到人是那么的孤独、渺小且无助。我们立即进入草棚、帐棚,抓住树枝拥挤在一起,瞬时倾盆大雨,从天空直泻下来,我们一个个都成了“落汤鸡”。有个队员说:“天啊,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,也许是天上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吧”(笑);另一队员说:“雨都不怕,我最怕雷,因我们离天太近了。”话音刚落,“轰、轰、轰”几个巨雷就在头顶炸响。有队员说:“玉皇大帝是不是在搞核试验啊!”(笑)大家挤得更紧了。有队员说:“别挤了,我都快成压缩饼干了。”(笑)有队员说:“怕什么?四海翻腾云水怒,五洲震荡风雷激”,“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!”(笑)狂风撕裂着草棚,大雨淋透衣衫,有队员联想到当年杜甫的草房,脱口一诗:“狂飙奔呼号,卷我屋上四重茅……”,“不,应是三重。”“不,还有一重是我的头发。”(笑)。约2个小时后,风停了,雨住了,山静了,一队员说:“好呀,我还活着,是真的!”(笑),大家纷纷走出草棚、账棚,个个都成了水美人。有队员说:“我们都成了难民,今晚怎么过啊?”一队员索性躺在磉礅上,诗性大发起来:“苍天当被盖,磉礅当龙床,盖的是肚囊皮,垫的是背脊骨。”(笑)这时后勤人员升起了火,大家立即围着火堆取暖烤衣服。

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凌晨1点,山上气温降至约0℃,火虽旺,但仍感寒风刺骨,胸前烤暖了,又烤背后,就这样交替进行。有人说:“这就是东北抗联战士的‘火烤胸前暖,风吹背后寒’”(笑)。大家就这样讲故事、说笑话,围着火堆跳啊,唱啊。看样子就像在进行少数民族的“锅庄舞”。凌晨3点左右,天空云开雾散,星星点点,一轮圆月清冷的挂在天上,大地似乎也沉睡了,我们好像远离尘世,进入清静佛界一样。在这苍凉的遗址上,凄冷的月光下,我们无不想到历史与现实,昨天与明天,今生与来世。有人感慨到:“古人不曾见今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”“明月松间照,雨水身上流。”(笑)有队员说:“皓月盈天,情缘来了,发个短信,嫦娥可晓?”(笑),有队员说: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,山这么高,跳起来还是有希望的。”(笑)……大家就这样在笑谈声中度过漫漫长夜,正是:风声雨声笑谈声,声声悦耳;故事心事考古事,事事开心。

凌晨5点10分,东方晨曦终于拨开黎明前黑暗的天幕,朝霞书写着天际的神彩,犹如一幅巨大的中国画。有人建议将这幅画立即申报吉尼斯记录。(笑)望着道道霞光,点点星星,绥山在云海中时隐时现,一队员说:“霞如棋盘,星作子,哪个敢下?”另一人说:“山作钢琴,树作弦,哪人敢弹?”“呵呵”引来一阵欢呼声。早晨6点,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,云海苍茫,群山尽染,我们齐声高喊:“太阳,您好!祖国啊,您好!”。

后勤队员已备好了阳光早餐,大家用餐时彼此望着对方,经过一夜烟熏火烤,彼此都成了“花脸”,浑身烟尘。有人笑谈个子瘦小的队员是“烤羊肉串”,(笑)还有队员说:“古有山顶洞人,今有二峨顶人”(笑)。用餐后,大家立即投入到挖掘工作,队员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,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,认真细致的挖掘,小心谨慎的收集着含有历史信息的每一件东西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二峨顶遗址也无私的敝开了它神秘的胸怀,一件件历经千年的文物出土了:在左僧房发现了一块不规则的青、黄、白色相间的石头,重500克,还闪着青光,这也许是人们说的“夜明珠”吧。在膳房发现了一个陶制茶壶嘴,呈红色,重50克。一小块陶钵,呈黄色,有青色釉面,重50克。一块陶片,呈三角形,红黄色,重54克。数块瓷碗残片。在天井内大约是香鼎的地方发现了一只,陶制容器的上部分,呈黑色,表面黑釉,还闪着幽光,这也许是佛灯或盛油的容器。在右僧房发现石磨一块,直径51厘米,重10余公斤,表面多处“创伤”,显然有人为破坏的情况。其余就是大量残瓦片。11时20分,一个令人振奋的声音打破现场的凝静,“我找到宝物了!”原来队员张小兵从大雄宝殿正中位置挖出了一块石碑残片,石碑呈三角形,弦长54厘米,厚1.5厘米,重约8公斤。队员李维很快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了一小块三角形石碑残片,呈三角形,弦长18厘米,厚1.5厘米,重0.5公斤,队员彭先云将两块石碑一整理,发现两片残碑可重合,且碑上清晰可见“重建二峨金顶,普贤正殿序……”数十个字样。大家异常惊喜,这是本次考古的重大发现。

这块石碑经大家研究后认为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:一是将二峨顶的名字和历史改写了。从残片中可以看出,印有“二峨顶”字样的瓦具有厚长宽的特点,这是原初寺庙用的瓦,原初寺庙名字应叫“二峨顶”。没有字样,且薄短窄的瓦是重建时所用的瓦,重建后的寺庙则叫“二峨金顶”。重建后的寺庙,连当地80至90岁的老人都没有见过,或根本不知道。根据寺庙的沉积物看,我们认为该寺庙的历史至少向前推进了100至300余年的历史。二是从遗址挖掘的截面看,我们至少发现有三层文化信息,最底层为陶片黄泥层。第二层为釉面陶片、瓷片、瓦为厚长宽,有“二峨顶”字样的混杂层。第三层为陶片,瓦为薄短窄,表面为混和泥土层。从磉礅石看也有厚、中、薄三形,那么二峨顶寺庙的重建也许就不止一次。二峨顶究竟有多长的历史?是毁于战火、雷击、还是地震?这又是一大悬念?另外,当地一位种药人叫牟文华,将他在种地时发现的两枚古币给我们看了一下,上有“乾隆通宝”字样。整个上午就发现了这么多东西。

下午1点,我们吃过午餐,收拾整理好文物,处理了生活垃圾,尽可能恢复遗址原貌后,大家排好队伍,向遗址的先灵们行鞠躬礼,然后一起高唱国歌,宣告本次二峨顶考古胜利结束。我们就踏着先人的足迹下山而来。这里特别值得提一下的是:一是上下山的古道,不知经历多少岁月,被香客们踏出了一条深约1米,宽约1.5米的凹道,走在上面真有曲径通幽之感,再现出往日香火旺盛的场景。二是向西放眼远望,千里尽收眼底,峨眉山雄峰与二峨山峰遥相呼应,仿佛听到峨眉山金顶的钟声与二峨顶的钟声还在“鼓角争鸣”,东望滔滔大渡河如一条玉带,倍感“长江后浪推前浪,世上新人赶旧人”。漫山野果累累,百花争艳,风和日丽,大家不无感慨:江山如此多娇。远处传来汽笛轰鸣,机声隆隆,打破了二峨顶遗址的的寂静与苍凉,真是苍海桑田,换了人间。

晚上8点50分,我们一行回到了学校,许多学生望着个个“花脸”,对我们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?



2005年5月7日


分享到: